《發現你的天職》閱讀心得:你的不滿、憤怒、焦慮竟然是熱情的線索?
《發現你的天職》是一本關於自我探索的書,我非常喜歡作者分享的這個自我覺察方式,透過問自己「覺得現在的社會有什麼不盡理想之處?」來找出你想做的事。
因為當你對某件事有強烈的情緒感受時,尤其是不滿、憤怒、焦慮的情緒,背後往往代表著「在乎」,這樣的在乎通常會是你的動力來源,進而激發行動的渴望,擁有想要解決的問題、想要努力的方向。
回想一下,你對哪些事情有不滿、憤怒或焦慮的情緒呢?除了思考「你覺得現在的社會有什麼不盡理想之處」之外,將範圍縮小至公司、部門,或許更容易。
例如,你認為目前公司的雲端資料沒有固定的檔名格式和分類,每次找資料都很困難,其他同事也覺得不方便,常常浪費時間。因此,你主動規劃分類架構,使用線上工具呈現草稿跟主管討論,先整理小範圍的資料,確實有效提高了效率。
在這個事件中,可以看出幾個線索,你可能很在乎效率、樂於協助他人、擅長將想法可視化、有耐心整理資料等等,這些就是「你想做的事」的線索,推測你會想做與「提高效率」或是「對大家都有好處」有關的事情。
未來繼續觀察自己,看哪些事情會引起你強烈的情緒反應,就很有可能發現熱情的線索喔!
將情緒轉化為夢想的起點
分享一個親身經歷,我在國中時期,時常聽到這個社會對於學生的期望是「好好念書、考上好學校、找到好工作」。
當時並沒有太多機會接觸書本以外的世界,一直將這條公式放在心上,帶著焦慮,嘗試了各式各樣的讀書方式,很努力地學習穩定情緒的方法,讓自己不要在考試時緊張、不要對成績太執著等等,幸好,在考大學時,有了比預期還要好的最佳發揮,當階段性的目標結束後,為自己訂下「大學畢業前要知道自己想做什麼事情」的目標。
大學四年期間,藉由參與各式校內外活動、實習、打工,養成自我覺察的習慣,過程中體認到在成績以外,還有很多新的可能性,也不再相信成績是衡量自己的唯一標準,逐漸發現內在浮現的核心價值是「一個人是否能適才適所,找出屬於適合發光發熱的舞台」。
透過無數次的驗證後,確定這就是我的熱情所在,因此很早就找到生涯當中的北極星,就是期待協助人們向內自我探索與向外體驗世界,發現更多的可能性,讓每一次的生涯決定都更接近理想的自己,也正是我現在成為生涯諮詢師的原因。
五大誤解,讓你找不到「真心想做的事」
誤解 1:以為必須是「能持續做一輩子的事」
「興趣」是動態的,並非一輩子不會改變,因為我們會不斷有新的體驗,尤其在產業與職業快速變動的現代,很難說哪件事情可以做一輩子,所以背後的底層邏輯是「知道讓你有動力的原因」,就能預測你可能會感興趣的事情,只要在當下認真投入你有興趣的事情,就是最好的行動了。
誤解 2:找到想做的事時,會有「這就是命運的安排」的錯覺
我們通常是因為產生第一個念頭「這好像很有趣」,才會開始行動,去搜集資料、參加活動、嘗試任何可以更了解這個領域的方式,一邊行動一邊覺察,當你能越來越投入的時候,可能就離想做的事情越來越近了,不是像被雷打到的瞬間,而是一個行動累積的過程,所以要好好把握與運用自己的好奇心!
誤解 3:必須是「造福人群的事」
很多人以為「想做的是」必須是「造福人群的事」,如果這樣想,很容易會扼殺你一開始萌生的興趣,事實上,當你對某件事感到興趣並且認真投入,會引起更多同樣感興趣的人關注,有了需求,就有商機,因此正向循環應該是「做自己想做的事」除了自己開心,還能幫助到別人,進而產生價值。
誤解 4:完全聽從他人的建議做選擇
在我們不了解自己的時候,很有可能隨波逐流,現在哪個產業前景看好就往哪裡去、身邊的人說哪個選擇好就馬上被影響,這不見得是錯的,但是存在的風險就是那不是你真正想要的,往往因為沈沒成本而不敢輕易轉換,時間一久,就更動彈不得了,要避免這樣的情形出現,最重要的是要先「了解自己」,知道自己的偏好、需求、價值觀,才不會輕易被外在變動影響。
誤解 5:想做的事沒辦法變成「工作」
在探索想做的事情時,不用馬上思考這能不能成為「工作」,太過目的導向只會讓我們忽略自己內在真正的聲音,有一個線索是「沒有任何壓力、不用別人講,你也想去做的事」,讓這件事情出現在你的生活中,不論是參與社團、上課自學、設計專案、擔任志工都好,有時間接觸就有機會累積,透過累積,真的某天可能會成為工作喔!
這是我最喜歡的一個段落,因為平常不論是在身邊的親朋好友,還是在職涯諮詢的過程中,常常會聽到這些迷惘和擔憂,我相信若能打破這五個迷思,大家就可以更自由地自我探索了!
在這個超速進化的時代,我們很難預測未來到底會產生什麼樣的變化,因此,一定要持續透過行動與自我覺察挖掘內心真正的渴望,了解自己的核心價值,雖然不一定會馬上找到「想做的事」,不過一定能夠越來越清楚自己未來的每個選擇是為何而選。
書中分享許多認識自我的秘訣,如果你也想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情,非常推薦你閱讀。